笔趣阁 - 玄幻小说 - 胎穿:被王爷爹捡走后在线阅读 - 第219章 秦明 梅遥知

第219章 秦明 梅遥知

    “陛下,那位冬姑自尽了,应是害怕接下来的审讯,自知难逃。”

    皇帝一顿,拇指在玉案上缓缓摩挲,眼底神色幽沉。

    良久,他才轻声开口:“查过她接触过的人了吗?”

    “查过。”暗卫低头恭敬道,“所有接触之人,包括世子身边的异族人,无一异动,暂未发现任何后续行动。”

    殿中安静无比,皇帝眉眼收敛,没再说话。

    近日,百姓本就因朝廷大动作而议论不停,结果又听说长公主与秦侯爷归来,热度甚高,久久不散。

    尘封十余年的旧案在今日得以昭雪,秦家人也得以搬回原本的宅邸。

    那一日,秦家众人立于门前,良久无人说话。

    门匾依旧,石阶残旧,唯庭中枯枝新绿吐芽,似有盼意。

    秦大家主一步步走进门中,回望老屋,眼眶悄然泛红。

    “当年,多亏了陛下……”他声音微颤。

    “父亲,母亲……”两声带着情绪的唤声响起。

    众人闻声望去,除了秦大夫妇与秦二夫人外,其余人皆露震惊之色。

    秦老夫人上前一把将两人抱住,眼泪夺眶而出,“我的孩子,我的柏儿,颜儿,回来了,都回来了……”

    “回来就好,”秦家主看着眼前的两人,拍拍秦川柏的肩,欣慰道。

    他们围着秦川柏与秦朝颜走进了屋中,一边嘘寒问暖,一边悄悄擦拭眼角,旧宅重归欢声,旧人终得团圆。

    凌王府后院,一群年轻人围坐闲谈。

    听白盘坐,手里拿着一根勺子,一边舀着甜甜的凉粉,一边抬头望天,语气少有的正经:“哎,世事无常,人心难测。”

    云轻“咔哧”咬了一口脆果,顿了一下,调侃,“稀奇,你居然还能说出这种话!”

    听白斜她一眼,居然没怼回去,反而沉默了几息,像是忽然成熟起来。

    “姐,我也不是天生不着调……只是以前没空想这么多。”话落,他又舀了一勺吃食。

    南风盯着他看了片刻,莫名觉得这个平日里嘻嘻哈哈、调皮惯了的人,身上似乎多了点说不清的沉稳,有点不习惯。

    他猛地出手,一把捏住听白的脸,云轻则质问:“喂,你是不是被谁附身了?”

    听白呆了呆,反应过来时已经是满脸皱褶,“你们干嘛啊!动不动上手的习惯能改改吗!”

    云轻憋着笑,和南风对视,轻轻点头,仿佛确认了一件事:“嗯,还是这样看着顺眼。”

    顿时,两人笑了,一直沉默的闻年也轻声噗嗤,三人继续吃着零嘴感慨万千,徒留听白一人懵。

    “你们又欺负窝……”听白委屈,转头就想找他公子告状。

    第二日,箫瑜安应邀来到一家酒楼。

    楼中人声鼎沸,说书人正拍着醒木,声调一转,说到近日京中惊事。

    “只听一声女音响彻殿前,步履从容,众人惊疑之间,那人已入大殿,来人竟是……”

    “世子。”一道温润少年声忽地自对面传来,清润又带笑意。

    箫瑜安目光一抬,只见少年衣衫整洁,眉目含笑,正站在一边,朝她欠身行礼。

    她在桌前坐下,淡声问:“你是谁的人?”

    程成锒铛入狱,昔日伪装的“秦小侯爷”也被长公主的人证实身份为假,按理应早被拿下。

    可眼前这个秦明不仅毫发无损,还能云淡风轻地与她共坐一桌。

    秦明却只是笑,拱手一拜,声音温和得不像刚脱嫌疑之人:“重新认识一下,在下秦明,来自中州。”

    “中州?”箫瑜安轻挑眉,脑中浮现曾经随箫珏远行途经之地。

    “正是。”秦明点头,“多谢世子心善,数年前救下表妹,秦明铭感五内。”

    “你表妹?”

    “梅遥知。”

    箫瑜安了然,“原来如此,难怪你之前想靠近她,不过,她似乎不知道你。”

    秦明神色微黯,轻声道:“是,幼时家里出了些事,只剩我一人,父亲临走前叮嘱我,一定要找到表妹。”

    他停顿,接着说,“我在外奔波打听消息多年,一神秘人找到我,说可助我寻人,前提是让我扮演‘秦侯嫡子’,替他们进京做一件事。

    他们给了我玉坠,又在我颈后刺了‘胎记’,说只要扮得像,机会就会来。”

    他抬眼看她,声音忽然沉了几分:“我一度以为,他们只是某个贵人要替人夺位,但直到几个月前,我才知晓,那位大人,竟是陛下。”

    箫瑜安身子微僵。

    原来如此。

    难怪他当初在寿宴上高调得异样,随皇子出行后又低调得过头,她以为这是假冒者想浑水摸鱼,一场真假少爷的宫廷戏码势在必演,甚至做好了“打脸”准备。

    可现在,对方根本不是来夺位的,他从始至终就只是一个“工具人”,是陛下棋盘上落下的一子。

    而他自己,也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家人。

    “如今,表妹已安好,我也可放心了。”秦明说着,从怀中取出玉坠,双手呈上,“这玉本不属于我,陛下命我转交给世子。”

    箫瑜安垂眸,目光落在那块玉上,沉静许久,方才缓缓伸手接过。

    指尖一触那玉的纹理,心中似有千帆翻涌,仿佛回到了幼时。

    如果,一开始选择了不一样的路,她和爹、颜姨还会像今日这般吗?

    她轻轻摩挲玉坠,心地呢喃:祸福相依,有舍有得。

    两人又闲聊几句,秦明起身作揖,笑意依旧温文:“后会有期。”

    相府

    偌大的院落静谧无声,微风轻拂过廊檐,院中茶香袅袅。

    苏烈与苏玉苓对坐饮茶,一老一少,神情皆静,恍若世外。

    良久,苏烈缓缓放下茶盏,语气低沉却温和:“让你陪着我这把老骨头,倒是委屈你了。”

    苏玉苓轻轻一笑,眼中澄澈如水:“祖父说这话,便是折煞我了。这些年,若不是您,我早就……不知落入怎样的境地。”

    她顿了顿,语气低了些:“祖父明知我并非苏家血脉,却依旧教我、护我、视我如珠如宝。玉苓这一生,能遇见祖父,是我最大的幸运。”

    苏烈眼角微颤,望着她,轻叹一声:“傻孩子。血缘不是亲情的唯一标准,你既愿喊我一声祖父,我便护你到底。”

    他顿了顿,似是下了某种决心,笑着开口:“日后啊,你就不用再叫‘玉苓’了。去掉这假名,做回真正的你吧。

    ‘梅遥知’……多好,风霜磨砺,终得清明。”

    苏玉苓怔了怔,指间轻轻握住茶盏,眼角渐泛微红,却仍笑着点头:“是,遥知听祖父的。”

    她轻声说着“遥知”二字,仿佛终于在这漫长后,找回了真正的自己。

    苏烈欣慰地看着她,眼中浮起淡淡笑意。

    如今,他膝下无子,只得她一人伴老,她不是苏家血脉,却比亲孙女还要亲。

    而她,也终将陪伴这位老人走过余生。